三訪劉金國
2019-07-15 10:51:18
? ? 劉金國,2014年10月調任東阿飼料公司總經理。自那以后,我們曾經3次去東阿公司,試圖采訪他,均被他謝絕了。
? ? 第一次是2015年7月份。東阿公司在劉金國的帶領下,開始扭轉被動局面:豬料銷量翻了一番,團隊建設也出現了新氣象,新的豬料銷售團隊已經組建起來,公司和諧正向的氛圍初步形成,驢料開發的思路開始形成并見之于行動。
? ? “你們來了,那就采訪一下老侯吧。”劉總坦誠地手一揮,把豬料銷售經理侯傳廣推薦給了我們。那一次,我們對老侯做了專題采訪。老侯是個直性子,他告訴我們,他是沖著劉金國的人格來的:“劉總夠朋友,人直爽、實在,辦事不拐彎抹角,業務方面也讓俺服氣,俺愿意跟著他干。”采訪完老侯,我們寫了一篇《老侯出馬,一個頂倆》的報道,在集團微信上發表后,引起了較大反響。
? ? 第二次是今年的5月份。東阿公司的豬料業務超過了1000噸,驢料業務做到了500噸,團隊也充滿了激情。我們想借此機會宣傳報道一下劉總和東阿公司。正巧,劉總邀請我們為東阿公司做一個用于驢料開發的宣傳片。兩下一拍即合。
? ? 一見面,劉總就熟練地把公司驢料生產的技術把控、產品特點、實證的料肉比、錢肉比數據等一股腦兒地介紹給了我們。看得出,他對驢料開發是下了功夫的。
? ? 在拍宣傳片的時候,我們順便采訪了劉金國,那一次,我們采訪到了一個他歷經磨難,開發驢料客戶的事例:有一次,劉總開車700多公里去開發一個客戶,沒想到一見面,客戶很是冷落,直接把他拒之門外。客戶的養驢場在十幾公里外的山坡上,劉總自己到了客戶的驢場,仔細了解情況,算賬對比,幫著客戶研究減少用工、降低成本的方案。為了說服那位客戶,他在人家門口從上午等到下午。最終,客戶被劉總的真誠和耐心打動,答應談談,這一談,促成了雙方的合作。現在,這個客戶已經成了東阿公司的一個忠實客戶。我們覺得事例很感人,想寫出來在集團宣傳一下。劉總說啥也不同意:“咱是和康源的老員工了,干點事,應該的。”我們只好暫時放一放。后來,這件事被翟老師知道了,在集團的微信群里做了轉發,引來了一片的點贊聲。
? ? 第三次是今年的10月份。東阿公司完全擺脫了被動局面,其業務開發、經營能力大升,開始躋身于集團飼料板塊的先進行列,公司提出了“學習標桿,超越標桿”的目標。我們決定再到東阿公司采訪。
? ? 這一次,我們見到了公司合作方老板王先成,他告訴我們:“劉總,很好的,有思路,能吃苦,有干勁,有起色。天天跑客戶,員工都愿意跟著他干。”
? ? 我們同劉總聊起了公司管理。劉總笑著說:“企業管理其實很簡單,最管用的法兒是管好人心。員工都真心地愿意跟著你干了,公司的事兒也就好做了。”他打開手機,向我們展示了公司管理的“高招兒”:手機上有“業務群”、“后勤群”、“員工群”,有事兒在群里說一下,大家相互轉告一聲就行了。他邊說邊打開了業務群,我們看到,各業務員一天跑了那些客戶,完成了多少銷量,一目了然;業務員有什么要求需要劉總簽批,也會即時在群里得到答復。“員工群”是為員工抒發感情、暢所欲言所設的,在群里,員工有什么想說的話,可以盡情傾吐。在“后勤群”里,“為客戶服務”的理念得到了最大彰顯。拉料的司機只要一進公司的門,后勤人員會立即行動,讓這些司機得到周到的服務。因為在他們看來,一名司機就是一個宣傳媒體。
? ? 我們隨劉總走訪了一個驢料客戶。劉總告訴我們,做驢料開發,必須走進養驢場,和養殖戶面對面,才能了解到真信息、真需求,才能快速做出反應。他說,平時一有空,就下市場,跑客戶,很少蹲在辦公室里,周邊的這些養驢戶老板都裝在了他心里,有的已經成了他的好朋友。
? ? 一路上,我們聊到了劉總的“座駕”。我看了看里程表:31161公里。劉總說,車是今年3月份買的,6個來月,平均一個月5000多公里!劉總告訴我們:“一份耕耘,才有一份收獲,干飼料這一行,不出去親自跑,要想拿業績是根本不可能的。”自打公司驢料開發以來,他堅持每天跑客戶。現在月銷量已經超過了500噸,公司沒有配銷售隊伍,這些驢料的客戶都是劉總親自開發的。前幾天,中國驢業發展大會第六屆高峰論壇在遼寧省法庫縣召開,劉總趕到會上,親自發傳單,引來了不少參會客商的稱贊。
? ? 與劉總正聊的起勁兒,車子開到了東阿縣大橋鎮綠旺驢業合作社,老板叫趙學剛。兩人一見面,好像老朋友似的,無話不啦。趙老板請劉總幫忙,在減少用工、降低成本方面給出點主意。劉總告訴他,用上驢料全價料后,公司可以幫著做一個添料車,省去了人工添料,可以大大減少用工,并答應給做一個樣車試用。趙老板滿意地應了下來。
? ? 采訪結束時,劉總再三囑咐我們,和康源干實事兒的人多里去了,多寫寫其他同事,“咱是‘老和康源’了,干點事兒是應該的,老板看著咱,員工看著咱,咱總不能丟了臉吧。”
? ? 這一次,我們沒聽劉總的,還是把他給寫了出來。
? ? 第一次是2015年7月份。東阿公司在劉金國的帶領下,開始扭轉被動局面:豬料銷量翻了一番,團隊建設也出現了新氣象,新的豬料銷售團隊已經組建起來,公司和諧正向的氛圍初步形成,驢料開發的思路開始形成并見之于行動。
? ? “你們來了,那就采訪一下老侯吧。”劉總坦誠地手一揮,把豬料銷售經理侯傳廣推薦給了我們。那一次,我們對老侯做了專題采訪。老侯是個直性子,他告訴我們,他是沖著劉金國的人格來的:“劉總夠朋友,人直爽、實在,辦事不拐彎抹角,業務方面也讓俺服氣,俺愿意跟著他干。”采訪完老侯,我們寫了一篇《老侯出馬,一個頂倆》的報道,在集團微信上發表后,引起了較大反響。
? ? 第二次是今年的5月份。東阿公司的豬料業務超過了1000噸,驢料業務做到了500噸,團隊也充滿了激情。我們想借此機會宣傳報道一下劉總和東阿公司。正巧,劉總邀請我們為東阿公司做一個用于驢料開發的宣傳片。兩下一拍即合。
? ? 一見面,劉總就熟練地把公司驢料生產的技術把控、產品特點、實證的料肉比、錢肉比數據等一股腦兒地介紹給了我們。看得出,他對驢料開發是下了功夫的。
? ? 在拍宣傳片的時候,我們順便采訪了劉金國,那一次,我們采訪到了一個他歷經磨難,開發驢料客戶的事例:有一次,劉總開車700多公里去開發一個客戶,沒想到一見面,客戶很是冷落,直接把他拒之門外。客戶的養驢場在十幾公里外的山坡上,劉總自己到了客戶的驢場,仔細了解情況,算賬對比,幫著客戶研究減少用工、降低成本的方案。為了說服那位客戶,他在人家門口從上午等到下午。最終,客戶被劉總的真誠和耐心打動,答應談談,這一談,促成了雙方的合作。現在,這個客戶已經成了東阿公司的一個忠實客戶。我們覺得事例很感人,想寫出來在集團宣傳一下。劉總說啥也不同意:“咱是和康源的老員工了,干點事,應該的。”我們只好暫時放一放。后來,這件事被翟老師知道了,在集團的微信群里做了轉發,引來了一片的點贊聲。
? ? 第三次是今年的10月份。東阿公司完全擺脫了被動局面,其業務開發、經營能力大升,開始躋身于集團飼料板塊的先進行列,公司提出了“學習標桿,超越標桿”的目標。我們決定再到東阿公司采訪。
? ? 這一次,我們見到了公司合作方老板王先成,他告訴我們:“劉總,很好的,有思路,能吃苦,有干勁,有起色。天天跑客戶,員工都愿意跟著他干。”
? ? 我們同劉總聊起了公司管理。劉總笑著說:“企業管理其實很簡單,最管用的法兒是管好人心。員工都真心地愿意跟著你干了,公司的事兒也就好做了。”他打開手機,向我們展示了公司管理的“高招兒”:手機上有“業務群”、“后勤群”、“員工群”,有事兒在群里說一下,大家相互轉告一聲就行了。他邊說邊打開了業務群,我們看到,各業務員一天跑了那些客戶,完成了多少銷量,一目了然;業務員有什么要求需要劉總簽批,也會即時在群里得到答復。“員工群”是為員工抒發感情、暢所欲言所設的,在群里,員工有什么想說的話,可以盡情傾吐。在“后勤群”里,“為客戶服務”的理念得到了最大彰顯。拉料的司機只要一進公司的門,后勤人員會立即行動,讓這些司機得到周到的服務。因為在他們看來,一名司機就是一個宣傳媒體。
? ? 我們隨劉總走訪了一個驢料客戶。劉總告訴我們,做驢料開發,必須走進養驢場,和養殖戶面對面,才能了解到真信息、真需求,才能快速做出反應。他說,平時一有空,就下市場,跑客戶,很少蹲在辦公室里,周邊的這些養驢戶老板都裝在了他心里,有的已經成了他的好朋友。
? ? 一路上,我們聊到了劉總的“座駕”。我看了看里程表:31161公里。劉總說,車是今年3月份買的,6個來月,平均一個月5000多公里!劉總告訴我們:“一份耕耘,才有一份收獲,干飼料這一行,不出去親自跑,要想拿業績是根本不可能的。”自打公司驢料開發以來,他堅持每天跑客戶。現在月銷量已經超過了500噸,公司沒有配銷售隊伍,這些驢料的客戶都是劉總親自開發的。前幾天,中國驢業發展大會第六屆高峰論壇在遼寧省法庫縣召開,劉總趕到會上,親自發傳單,引來了不少參會客商的稱贊。
? ? 與劉總正聊的起勁兒,車子開到了東阿縣大橋鎮綠旺驢業合作社,老板叫趙學剛。兩人一見面,好像老朋友似的,無話不啦。趙老板請劉總幫忙,在減少用工、降低成本方面給出點主意。劉總告訴他,用上驢料全價料后,公司可以幫著做一個添料車,省去了人工添料,可以大大減少用工,并答應給做一個樣車試用。趙老板滿意地應了下來。
? ? 采訪結束時,劉總再三囑咐我們,和康源干實事兒的人多里去了,多寫寫其他同事,“咱是‘老和康源’了,干點事兒是應該的,老板看著咱,員工看著咱,咱總不能丟了臉吧。”
? ? 這一次,我們沒聽劉總的,還是把他給寫了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