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時間,我們在內蒙采訪時得知,種鴨一場的這批鴨子,已經接連創下多項標桿:截至66周末,母鴨成活率比標桿高5個點,產蛋率比標桿高8個點,只產合格蛋比標桿多22枚,平均受健率比標桿高2個點……一問,場長叫做姜鑫。鴨子為啥養得這樣好?帶著疑問,我們采訪了他。
初見面時,姜鑫黝黑的皮膚,燦爛的笑容,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介紹說,這是一場飼養的第二批鴨子,去年5月8日引的種,開端其實并不順利。雛苗剛到場時,因為長距離的運輸,不少鴨子出現脫水癥狀,不吃不喝,死淘也比較高,當時心里“涼了半截”。隨后育雛,他就直接吃住在棟里,24小時盯著。育成期重要節點,比如免疫,他都親力親為,帶頭給鴨子打針。后來鴨子狀態逐漸向好,到了產蛋前期,鴨子成活率、體型、體重等方面的指標比較理想,讓他看到了“希望”。
我們多次問他,這么好的指標有沒有什么絕招?他總是真誠地笑笑,說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,自己只不過勤快點,把基礎工作做到位罷了。而我們知道,好指標絕對沒有那么容易,這背后凝結的是姜鑫的汗水和心血。在微信運動榜上,姜鑫每天的步數都在2萬步左右,每天早中晚他至少轉3遍鴨舍,從現場尋找問題,及時解決問題。在25周前,盡量把該做的工作都做完,以減少產蛋期鴨子的應激。通過鋪灑稻殼和帶鴨消毒,細心維護鴨舍環境。這些措施很基礎,但都對鴨群健康起著關鍵的作用。
內蒙公司總經理袁衛峰跟我們說,姜鑫不僅養鴨子“很有一套”,而且“主動、好學”,每次他去一場,姜鑫總會不停問他“看看哪里還做的不好,哪里還可以改善”。另外,姜鑫很有創新的思路,他改良了稻殼鋪灑方式,效果更好,而且不多費稻殼。由他為主琢磨的“一拖二”供暖方式、管式通風等已經在內蒙公司或全事業部進行了推廣。
姜鑫2019年7月加盟和康源,走過遺憾和低谷。他“將心比心”,用心養鴨子的同時,將心注入崗位和公司,伴隨著內蒙公司的成長和發展,最終也證明了自己。我們祝愿他,指標再創新高,未來越來越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