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十周年人物尋訪 | 劉國云
在寧陽正和孵化場,我們采訪到了生產主任劉國云。他2009年7月加入和康源,種雞孵化場和種鴨孵化場都待過,2013年9月調到正和后,一直干到現在。聊起這十年的經歷和感受,他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“知足”。他說,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好,他19歲就出來打工謀生。09年加入和康源后,在公司的平臺上,他通過自己的努力,有了車,有了房,女兒大學畢業后也找到了好工作,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。今年3月6日,集團舉辦十周年慶典,作為一名“滿十年”的管理人員,劉國云本可以去參加現場的活動,但車間還在生產,他就主動放棄了這次機會。劉國云的妻子李銀清也在孵化場工作,逢年過節,夫妻倆基本上都選擇在場里過。從09年到19年,十年十個春節,他倆只回過老家一次,用劉國云的話說,“場子就是家了。”09年以前,劉國云在一些小型孵化場干過。他說那些場只重短期效益,管理也不正規,來到和康源后,公司推行管理“四化”,讓他學到不少,管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,這也是十年來重要的收獲。收到集團發的“蘋果”,劉國云著實驚喜了一把,也讓他充滿了自豪感。他說:“咱們公司有實力,又關心員工,在這樣的好公司,我還要好好干吶!”
2020-01-17

十周年人物尋訪 | 劉保醫
那天,劉保醫小聲告訴我們:集團獎勵的那臺“十周年小蘋果”已經頒發給媳婦啦。原來,他媳婦在一個學校做財務工作,很想有一臺電腦處理賬務,夫妻倆也計劃著購買吶。恰逢今年的“十周年獎勵”,這可正中了他們夫妻倆的下懷。當劉保醫鄭重地把“蘋果”頒發給妻子時,妻子高興地直夸:“你們公司真好,想電腦就來了電腦,這個獎品,真真地獎到俺們心坎里來啦。”劉保醫2009年3月來和康源。先是在肥城孵化場,任出雛車間的主任。2011年5月,被調到聊城孵化場,任副場長。2012年12月,江蘇祖代鴨孵化場籌建,他被調到了江蘇,任副場長。2013年9月,又回到了肥城。2015年5月,再一次赴江蘇,任孵化場場長。2018年1月崗位輪換,他又回到肥城孵化場,任場長。2018年12月,來正和孵化場,任場長。十年來,他既做過祖代鴨孵化場的場長,又做過父母代鴨孵化場的場長,可以說,經過了多個場長崗位的歷練。談起“場長體驗”,劉保醫笑著說:“不論是祖代場還是父母代場,作為場長,必須干在前頭,想在前頭,做出樣子給員工看,光指手畫腳,員工肯定不服你。”劉保醫告訴我們:集團提出,要做最好的鴨苗。作為一名孵化場的管理者,更要有信心,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!
2020-01-17

十周年人物尋訪 | 季海軍
季海軍,現任種鴨事業部孵化線路總經理。說他是和康源種鴨孵化線路的開拓者,一點也不夸張。2009年3月1日,和康源還是在醞釀成立的時候,他就被指派到了肥城。肥城種鴨孵化場是和康源準備接手的第一個孵化場。到3月6日和康源宣布成立時,季海軍已經把這個場的情況摸清楚啦。季海軍回憶:第一次進肥城孵化場時,垃圾滿地,到處臟兮兮的。他到車間轉了一圈,沾了滿滿的一鞋子鴨糞和污泥。接手后,他立即著手場區的清理和改造。待聊城孵化場接手后,季海軍開始了“兩地跑”。當時,孵化場的設施很簡陋。季海軍經過多次摸索,大膽取消了16天“晾蛋”的環節,節省了用工,提高了出苗量。同樣12096的箱體,過去最多出苗8000來只,經他稍以改善,出苗量一下子提高到了10000多只。季海軍善于動腦。2011年正和孵化場上馬,他根據多年積累的數據,提出了“選用34560大箱體”的方案。2013年和櫻孵化場建設,他提出了“采用43200巷道機”的方案。這些方案被集團采納,大大提升了集團的種鴨孵化裝備水平。十年來,每年經他完成的創新成果不下十多項。最多的一年,他申報完成了38項吶。他完成的“常溫水洗蛋”項目,填補了行業空白;“沖洗流水線”、“揀苗流水線”等項目節省了人力,提高了效率。談起對未來的愿望,季海軍提筆寫下:“做行業第一質量,做中國最好鴨苗!”
2020-01-17

十周年人物尋訪 | 劉金國
在和康源,劉金國的名字幾乎無人不曉。他當過兵,至今,說話辦事還體現著軍人的風格呢。記得在一次拓展訓練中,他一個標準的軍禮,把現場的人們都給逗樂了。他2009年9月6日來和康源發展部報到,擔任專員,負責新項目建設,側重于飼料板塊。當年12月,升任發展部副總經理(主持)。那段日子,正是集團快速發展的時期。一年多的時間,發展到了30多家分子公司。劉金國的身影,常常是忙碌在簽約的現場,或者是奔跑在去簽約的路上。2013年12月,他被調到寧陽飼料公司,任總經理。那時候,寧陽飼料公司只做內部料。他到任后,迅速開拓外部市場,常常自己駕車跑客戶。很快,寧陽飼料公司單月的市場料做到了1000多噸。2014年5月,他又兼任了費縣飼料公司總經理。2014年10月,集團對飼料板塊實行戰略調整,劉金國被調到東阿飼料公司,擔任總經理。來東阿公司后,他按照“差異化”的路子,大刀闊斧地進行了產品結構的調整。利用區位優勢,開發出了驢料系列產品。由于質量過硬,公司的驢料深受客戶歡迎。在一次用戶競標會上,東阿飼料公司力壓群雄,高票中標。幾年來,東阿公司銷售量穩步增長,業績也穩步提升,成為了一個很有競爭力的公司。從2018年,東阿公司推行新的經營模式。劉金國又以飽滿的熱情,帶領著他的團隊參與到新模式中來。我們期待著他們創造出更大的輝煌!
2020-01-17

十周年人物尋訪 | 敢于“嘗試”的李繼新
在和康源種雞營銷部,李繼新是一個有故事的人。聽了他的故事,感覺他又是一個敢于“嘗試”的人。在和康源種雞營銷部,李繼新是一個有故事的人。聽了他的故事,感覺他又是一個敢于“嘗試”的人。李繼新2009年5月加入和康源,首先去的是高唐種雞二場,做的是生產主任。2010年2月份,雞苗銷售上缺人,他性格開朗,喜歡跟人交流,自己也想嘗試一把,于是就轉行做了銷售。談起過去,他說“一路辛苦,一路喜悅”。剛做銷售的時候,李繼新還不會開車,為了跑客戶,他雇了一個司機開車,司機費用太高,于是他逼著自己三個月拿到了駕照。那幾年運苗車上沒有保溫措施,也沒有實時導航,夏天傍晚發了苗,回家后一晚上都提心吊膽,生怕雞苗出了什么閃失。運苗司機和養殖戶要隨時聯系著,所以整晚整晚地睡不好覺。辛苦的同時,李繼新也收獲了不少的喜悅,他2010-2013連續四年獲評種雞事業部“銷售冠軍”,2015年獲評集團“銷售明星”,2016年又摘得集團“最佳銷售業績獎”。2017年,為適應公司市場規劃,李繼新到了魯南市場。他坦言,一開始也不適應,但他很快調整自己,直面挑戰,在新的市場開發上獲得了不小的收獲。經過這次“嘗試”,他發現自己把握市場的能力更強了。在和康源的這十年,李繼新嘗試了很多,他說“凡事往好處想,往好處做,就會有好的結果”,我們也祝愿他繼續“嘗試”,取得更豐碩的收獲。
2020-01-17

十周年人物尋訪 | “老場長”孫虎
在和康源種雞事業部,孫虎可以說是一個“老人”了。他2009年5月就來到公司,做了那時高唐種雞二場的場長。十年來,他輾轉高唐二場、三場,蘭陵三場、一場、二場,參與并見證了集團種雞事業的進步和發展。被問及這十年的感受,他說,看到公司由小到大,由弱變強,自己也做了一點貢獻,感覺由衷的驕傲和自豪。養殖是個枯燥的工作,但只要沉下心來,就一定能干出成績。在眾人眼里,孫虎是一個典型的“老場長”,他養殖經驗豐富、技術全面,做事喜歡親力親為,又熱心培養和幫助新人。現在種雞事業部的一些年輕的主管,像李健、吉海洋和熊曉坤等人,都是在孫虎的“傳幫帶”下成長起來的。除此之外,孫虎的“嚴”也是出了名的。他工作認真,責任心強,手下有做的不好的地方,他都會嚴格地指出,有時還會進行嚴厲的批評,從來不稀里糊涂。在生活中,孫虎“外冷內熱”,看起來嚴肅,實際上有一副好心腸。有的同事生病了,不用說,他都看在眼里,不動聲響地買來藥;有的同事好幾個月沒回家了,他主動叫人家休班回家看看,棟里沒人干活就自己上。現在孫虎已經是鹽山種雞公司的副總經理(主持)了,但就在我們發稿時,他還蹲在棟里育雛呢。職位雖然提升了,但他“老場長”的本色不變哩!
2020-01-17